Redis 能當資料庫用嗎?

你是否跟我一樣認為 Redis 只能做快取(cache)? 覺得 Redis 不可以拿來當 Database?

那你可能有必要看一下 “I’ve been using Redis wrong this whole time…” 這個 YT 影片。

影響我們認為 Redis 只能做快取的根本原因是 “in-memory” 這個詞,暗示我們只要系統斷電、關機等事故,我們存在記憶體裡的資料就會隨風而去,不像其他資料庫有 persistence 的保證, 但實際上 Redis 有提供 3 種 persistence 的策略:

  1. RDB (Redis Database), 每隔 1 段時間做快照(snapshot), 可以每天、每小時做備份,可以根據需求還原到指定的時間點
  2. AOF (Append Only File), 每 1 個 write 操作都會被當作 log 寫到 1 個檔案,要是 Redis 掛點、重新啟動,就會用這個檔案 replay ,達到還原效果
  3. RDB + AOF, 小孩才做選擇,我全都要

AOF 是最接近我們所認知的 persistence, 甚至還可以設定 AOF 的同步時間,預設為每秒同步(而且 Redis 也仍能保持不錯的寫入效率),也就是說 Redis 壞掉,最多就損失 1 秒的資料,所以,它真的不能拿來當資料庫嗎?

再來影片中也介紹 Redis 對應常用的 SQL 的各種用法,包含 SET, GET, HSET, ZRANGE 等等,就算不是要拿來當資料庫用,這些用法的介紹也都很有學習價值!

最後, Redis 也支援 Transaction, 甚至也有提供 Atomic Operations 的相關功能,所以,它真的不能拿來當資料庫嗎?

答案是可以。只是最終還是要看用在何處、以及怎麼使用。

影片作者認為可以先用 Redis 作為資料庫,等到應用長大之後再搬遷去其他資料庫。

我個人則認為是優先考慮使用其他資料庫,不管是開發、維護都比較直覺、容易上手(畢竟人的天性比較喜歡不違反直覺的作法),但如果有些功能已經有效能上的瓶頸的話,可以再試試看是否切一部分出去到 Redis 能否解決問題。

追蹤新知

看完這篇文章了嗎?還意猶未盡的話,追蹤粉絲專頁吧!

我們每天至少分享 1 篇文章/新聞或者實用的軟體/工具,讓你輕鬆增廣見聞提升專業能力!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,或是想了解更多特定主題的教學,歡迎到我們的粉絲專頁按讚、留言讓我們知道。你的鼓勵,是我們的原力!

贊助我們的創作

看完這篇文章了嗎? 休息一下,喝杯咖啡吧!

如果你覺得 MyApollo 有讓你獲得實用的資訊,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技術分享,邀請你贊助我們一杯咖啡,讓我們有更多的動力與精力繼續提供高品質的文章,感謝你的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