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鬼細節 - Javascript Comma Operator

Posted on  Feb 5, 2018  in  Javascript  by  Amo Chen  ‐ 1 min read

最近工作的過程偶然發現一個神奇的錯誤,覺得蠻值得紀錄成文章與大家分享的。

原因是有一段 Javascript 大致上長得像以下程式碼片段,但卻不管怎樣都會進 if 區塊:

if(response.statusCode == 200 && _.contains(['a', 'b']), response.status) {
    console.log(true);
}

後來發現是 _.contains(['a', 'b'], response.status) 被不小心寫成 _.contains(['a', 'b']), response.status 導致 if 條件內變成 Comma Operator ,導致連 ESlinter 也掃描不到錯誤,執行上也沒有任何問題,最後成為一個隱藏的 BUG 彩蛋。

這原因是因為 Comma Operator 會由左至右執行 , 分隔的每個運算,然後回傳最後一個運算結果:

var x = 1;
var y = (x + 1, x + 2, x + 3);
console.log(y);  // y === 4

因此 if(response.statusCode == 200 && _.contains(['a', 'b']), response.status) 變成直接只看 response.status 是不是 undefined 或者空字串來判斷要不要進 if 區塊,所有的謎題就此解開。

後話:

原本以為這是 Javascript 的特性,但沒想到 C 語言剛好也有一樣的 Comma Operator ,也算是藉由 BUG 認識一個有趣的知識。

追蹤新知

看完這篇文章了嗎?還意猶未盡的話,追蹤粉絲專頁吧!

我們每天至少分享 1 篇文章/新聞或者實用的軟體/工具,讓你輕鬆增廣見聞提升專業能力!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,或是想了解更多特定主題的教學,歡迎到我們的粉絲專頁按讚、留言讓我們知道。你的鼓勵,是我們的原力!

贊助我們的創作

看完這篇文章了嗎? 休息一下,喝杯咖啡吧!

如果你覺得 MyApollo 有讓你獲得實用的資訊,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技術分享,邀請你贊助我們一杯咖啡,讓我們有更多的動力與精力繼續提供高品質的文章,感謝你的支持!